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㙂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
知,zhī,知识,观念。这里指不良社会现实使人们心中产生的错误生存观念。
言,yán,宣传。
知者弗言,指不宣传错误的生存观念。
言者弗知,指拒绝错误生存观念的宣传。例: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
塞,sāi,堵,填满空隙。
㙂,duì,地中挖的通道。
可,kě,适合;例:道可道;名可名。
解:以道来治理天下,不宣传错误的生存观念,拒绝错误生存观念的宣传。塞住错误生存观念的通道,关闭错误生存观念的大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这叫做玄同。所以得到多少不适合根据亲疏,不适合根据利害,不适合根据贵贱,要看能否保持社会上下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所以为天下贵。
分析: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知者弗言”指不宣传错误的生存观念,“言者弗知”指拒绝错误生存观念的宣传。可结合道经第03章和德经第65章来理解: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现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一个社会如果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不高高在上,那么基层的平民就不会为了不受欺凌而去争名夺利。一个社会如果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不占有那些难得之货,那么基层的平民就不会因为迫于生存而去偷盗。一个社会如果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不放纵自己违背自然的欲望,那么基层平民的生活就不会因此而变得混乱。所以圣人之治,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保持自身与整体之间处在平衡和谐的状态。永远使基层的平民不产生错误的生存观念和放纵自己违背自然的欲望,使他们知道不敢去做争、盗、乱的事,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先行做到弗为罢了。这样天下就没有不治的道理。)
“知”是指不良社会现实使人们心中产生的错误生存观念。在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中表现为上贤、贵难得之货、现可欲,在基层的平民中则表现为争、盗、乱。而基层平民的争、盗、乱又是由于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上贤、贵难得之货、现可欲导致的。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所以说,为道者不以灌输错误的生存观念来明民,将以去除错误的生存观念来愚之。基层的平民难以治理,是因为不良的社会现实使他们心中产生的错误生存观念,所以用错误的生存观念来管理一个国家是国之贼,不用错误的生存观念来管理一个国家是国之德。永远明白这两者也是治理国家的定式,永远明白这个定式这叫做玄德。而基层平民的错误生存观念,又是由于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的错误生存观念导致的。所以说玄德其意深其意远,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弗盈知止、处下不争,保持自身与整体在阴阳两方面之间处在平衡和谐的状态,也就是做到与平时大家想的相反国家才能达到大顺。)
图片
作者:曰静2017,姓丘,名平,江西铜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